文:佩佩 圖:多多

回到池上沒多久,聽說宜蘭就放晴了,看到新聞寫睽違43天,宜蘭人終於見到太陽,忍不住笑了出來。宜蘭這樣和雨共存的國度,雖然都在東部,卻不同於台東的氣候、地形和文化。這四天在三星印象最深刻的,除了在基地裡溫暖的三星聚會,還有探索地方的新鮮感。

有時候,最美的反而是那些不期而遇的風景。想到有一天我們到三星市場去,原先以為會見到熱鬧的市場,沒想到市場建築內反而沒有太多攤商。隨意逛著,卻被不遠處飄來的麵包香吸引,買了一個酵菓手作的卡士達餐包,超級好吃!走出市場外,阿川米糕好多人排隊,默默地就略過了,在往前走的巷口,有阿琴春捲,聽說是500碗的美食之一,又剛好沒有人排隊。熱呼呼的炸春捲,外酥內鮮甜,餡料有高麗菜、韭菜、紅蘿蔔、冬粉,這個吃再多都不會膩呢!

路邊的攤車也是有名的小吃

再往前走,路邊有一棟醒目的彩繪房子,起初還看不出來是在做什麼,拍拍照後準備要離開時,有一位先生走出來招呼我們。原來這裡是銀柳故事館,在推廣三星鄉的銀柳,因為三星是台灣最大的銀柳產地。大家想到的銀柳可能就是過年時候會插的植物,三星這裡有一群人正在思考如何提升銀柳的附加價值,進行產業六級化的轉型,例如製作成永生花或是化妝品等等。銀柳故事館在周末會提供DIY的體驗,看來就是我們去得不是時候,但還是很感謝館內的夥伴友善地邀請我們進去參觀。

在路邊顯得非常突出的銀柳故事館

有天,晚餐準備要去吃大家推薦的阿鳳牛肉麵,路上經過耕莘健康學院,發現門口為什麼這麼多人?這才看到大大的看板寫著「最有溫度的候車亭」,好奇心驅使著我們下車一探究竟。原來這裡是一處公車亭,同時也有一座泡腳池在這裡,水溫維持攝氏35到45度,是碳酸氫鈉泉,讓民眾可以邊等公車、邊泡腳,真的是非常有創意。現場看不到在等公車的人,來泡免費足湯的人倒是絡繹不絕。

一整排泡腳的人們,感覺都很內行不像是遊客

在三星的時候,也有很多人推薦我們去安農溪走走,還有安農溪分洪堰水門。雖然在冬天的時候來,只感受到寒風料峭,但聽說夏天時可以泛舟、騎腳踏車。堤防上有一些傘型平台,就是雨傘造型的涼亭,遠看覺得造型有趣。近看發現旁邊有文字介紹,寫著由來是因為三星出名的上將梨果園分布在安農溪兩側,上將梨因為要提高其授粉機率,而加裝一支小雨傘,變成三星這裡一獨特的風景,進而變成這傘型平台的創作由來。

安農溪畔的雨傘原來跟上將梨有關

最後,可能因為「蔥」作為三星的意象深植人心,這幾天真的拍到各式各樣不同姿勢和形狀的蔥,覺得有趣。但透過這四天三夜的旅程,知道三星不是只有蔥,知道更多三星的故事,也建立起與三星這塊土地的緣分。真心期待,未來能與三星再相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