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佩佩 圖:多多
行程的最後一天,我們選擇來到陳定南紀念園區。至於理由嗎,單純因為它是室內的展館,起初也沒有多作功課,在飄著雨的天氣騎車到館內避雨兼參觀。來到門口,看見陳定南縣長的銅像,以及旁邊的「爭取100%自由 – 鄭南榕1947~1989」的布條時,其實有點摸不著頭緒。後來才知道,原來是鄭南榕基金會舉辦的「自由紋理:探索在地 Nylon 足跡」全國巡展。可能因為是在毫無預期的情況下來到這裡,也以更開放的心態來閱讀過去,認識土地上曾發生的事,以及台灣的歷史。

初次造訪陳定南紀念園區,巧遇鄭南榕基金會的巡展
進到館內,先被牆上的一大件作品《遠見》給吸引了目光,整件作品是用1584根的方柱和1584張宜蘭的照片拼貼出蒙太奇效果的陳定南畫像,旁邊寫著陳縣長的名句:「如果討人喜歡與受人尊敬無法兩全,我寧願受人尊敬」。館員很友善地向我們介紹,推薦我們先進影音室觀看影片,再依照館內動線參觀一樓、二樓和陳家古厝。

一進展場,用宜蘭照片拼出立體陳定南先生的藝術作品,讓人印象深刻
我想,如果是對於台灣歷史發展有一定興趣的朋友,進到館內應該會蠻興奮的,因為收藏的資料數量頗多,沿著館內動線來欣賞,了解這位宜蘭人心中的陳縣長是如何一步步地經營地方,在宜蘭努力打拼。旁邊的古厝式陳定南縣長的老家,裡面也有一定數量的藏品,看到了陳定南縣長的一生,如何勤奮學習、努力工作,也在當時的時局影響之下,走上從政之路。老屋的建築保存得很不錯,和旁邊新的教育館結合在一起,搭配四周庭院的設計,其實是很舒服的園區。

紀念園區在陳定南先生的老家旁,老家也因此改建成為展場的一部分
參觀的差不多時,有位館員說,他要推薦我們一個私房景點,就是這段建築物的「頂樓」。她說從頂樓可以眺望遠方,風景非常之好。可惜我們當天天氣不好,下了整天的雨,在微微細雨的陪伴下,我們上頂樓繞了一圈,頂樓還有一個室內空間,但當天沒有開放。四處望了望,遠方的天空竟然悄悄地開了個洞,從雲縫中透出光線和藍天,稍縱即逝的景象令人看傻了眼,竟忘了用相機記錄下來,成了此次旅行的其中一個小遺憾。

樓頂有著廣闊的視野